1979年8月,卡特任命沃尔克为美联储主席。1983年,里根再次提名沃尔克为美联储主席,直到1987年卸任。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沃尔克时常扮演“救火队员”。他曾受命设计取代金本位制的制度,并解决了通胀失控问题,又并制定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外汇行业。本期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这位美联储主席的“高光时刻”吧。
美国外汇行业的“清道夫”
在大衰退之后,沃尔克从2009年到2011年领导奥巴马的经济复苏委员会。他对金融机构在导致2008年经济崩溃中所扮演的角色持批评态度,并呼吁限制美国最大银行的规模。
因此,他在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沃尔克规则是《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的一部分。该规定试图阻止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的资金投资于衍生品、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多德—弗兰克法》的核心宗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要防止超级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局面,建立新的监管框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二,保护金融市场中的弱势群体,保证充分的信息披露,保护消费者免受金融欺诈。
在这之前,美国的零售外汇经纪商并不需要接受任何机构的监管。对一部分人来说这代表着可以拥有比其他行业更多的自由和革新;但是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不受监管的外汇公司无疑混合着所有的好与不好还有丑陋。
该法案规定禁止大部分外汇零售柜台交易,经纪商的净资产规模不得少于2000万美元,需接受年度审计。并对包括杠杆比例在内的多个交易方面提升监管等级,其规定自2010年10月18日开始,美国经纪商可以提供给交易者的主要货币的杠杆比例最大为50:1,次要货币的最大杠杆比例则为20:1。当然一部分在国外有分部的经纪商依然会为非美国本土的国际客户提供更高的杠杆。美国部分外汇交易商当时更直接向客户发出重要通告,称2010年7月15日之后,贵金属场外交易(OTC)的合法性将被美国政府取缔,因法案742章a节规定:禁止任何不合法的交易商向他人提供杠杆或者差价合约交易;对基金而言,成为合法的交易商必须满足“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条件。这极大提高合格交易商的门槛,加上本身针对高杠杆、对赌性质的交易展开的严格审查,避免衍生品市场风险同时,也让场外交易量锐减。此外,非美国本土经纪商或者未在NFA注册的经纪商不准为美国公民提供服务,经纪商不得接受非美国居民客户。
由此可见,该法案对美国零售外汇行业发展影响是重大的,他限制了外汇业务的开展,其对杠杆比例、资本要求、客户属性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要求,并且相当严格。这样的监管体系建立了一个高强度监管和透明的市场,这也使得一部分经纪商选择退出美国市场。而美国本地的居民在选择一家外汇经纪商做交易时会有更多的限制。
“高通胀”的“终结者”
1979年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伊朗对美国的石油出口锐减,造成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了60%以上,使通货膨胀率高达13%。
在此时代背景下,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在就职演说中他谈到,“稳定物价”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利率,直到让经济冷却下来,这个政策严厉且没有回转的余地。控制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场心理战,要扭转民众对于物价将持续上涨的预期。因为一旦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经济将出现崩溃,谁也不知道那个断裂点在何处。
沃尔克的第一记重拳是大幅提高关键性的联邦基金利率,并开始在市场抛售短期国债。紧随其后的是提高贴现率,沃尔克通过这个工具向市场公开强调了他的决心。在沃尔克任职10天后,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贴现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创下10.5%的新纪录,且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中连续三次提高贴现率到了12%。彼时的通货膨胀年增长率已接近15%。3个月期美国国债利率超过了17%,商业银行又会贷款利率最高达到了21.5%,创下当时美国金融史上的利率新高。
沃尔克强硬的加息政策在委员会出现了分歧,公众的压力与政治压力接踵而来,沃尔克也要面对不断的表决加息的局面。沃尔克上任的第二个月,他转而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目标。在以后的两年里,联邦基金利率上调到19.1%。1980-1982年,国家在经济衰退中挣扎,沃尔克的政策终于奏效了,虽然失业率仍然维持在10%,但通胀率压降至4%。
本文标题:前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制定压垮外汇行业“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救火队员”
本文链接:https://www.91pjz.com/guanyu/hyxw/8185.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91联合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91联合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