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为什么有些散户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了好几年还总是亏钱吗?
原因是肯定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技术水平不够,也可能是交易系统尚未完善,甚至可能是心态没搞好。但是,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决定一个交易者能够在市场中赚到钱的最关键因素是:认知。
很多交易者潜意识里把投资和交易等同于“du博”,都想着轻轻松松每年赚个50%甚至100%以上的收益。然而,就算是巴菲特或者索罗斯那样的人,平均下来一年的收益不过20%多。这就是典型的缺乏认知的表现。
做交易,只有做到对市场、对未来、对自己有明确的认知,才能够不断克服人性的弱点,最终才能做到稳定盈利。
很大一部分人在交易中只能赚小钱或者在亏钱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便是踩了认知偏见的坑。认知偏见仅仅只是众多偏见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要想避免掉进这些坑,首先就要知道哪里有坑。下面悦箐给大家分析一下散户总是亏钱的10个深层原因。
1、先验偏见
第一个“坑”便是先验偏见。交易者会根据一些历史经验来帮助自己理解并预测交易事件,并且过分信赖这些并不完美的先验结论。
交易者普遍认可的一些经验智慧,比如,不要相信市场会无止境下跌,以及认为“市场大势是你的朋友”的想法,这其实都是一些只图方便省事的先验主义。
但是,不幸的是,这些先验主义经不起市场考验。在市场充满不确定时,交易者往往会选择固守这些先验主义。一次两次可能侥幸盈利,但最终还是难免亏损。
2、归因偏差
所谓归因偏差,即做一件事,成功了就认为是自己能力强,而失败了,就怪外部因素或者说运气不好。
归因偏差在交易中只有负面作用,而且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就比如上周五的美国5月非农数据,奇表现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好,所有的分析师预期都错了。因此,笔者看到不少亏钱的人就开始疯狂指责分析师。
韭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牛市赚钱的时候,以为自己很厉害,而到了熊市大亏时,就开始骂庄家,骂经济形势,就是唯独不怪自己。
实际上,投资决策是每个交易者自己做的,亏损了最大的责任在于自己,可能是你收集信息有偏差,也可能是你理解信息不到位,甚至投资操作不理智等等。
真正的高手都是不断地完善自己,而不会浪费时间去抱怨他人。
3、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在市场中每天都会发生。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交易者往往会通过市场中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测自己不知道的信息,甚至就干脆跟着他人的决策下单。
最可怕的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意见本身正确与否,而是有多少人认同此意见。
个人非理性行为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表现。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羊群效应,个人不顾自己掌握的信息,选择采取与别人相同的行动。
4、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指的是当呈现方式不同时,人们对于特定选择做出的反应也不同。
在交易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当提前平仓能够给交易者带来确定性的利润是,交易者往往做不到坚持持有,而选择提前平仓。在亏损时,交易者总是奢望行情能够逆转而没有按照计划进行止损,这是因为止损造成的确定性亏损会令交易者更难接受。
对于大多数交易者来说,框架效应是阻止其让利润奔跑的一大阻碍。因为对于中低频的交易策略而言,盈利的必要条件就是在做对方向的时候,能够拿得住盈利的单子,让利润奔跑。而框架效应造成的对确定性收益的偏爱正是交易者的大敌。关注工纵好“黄金分析师李悦箐”即可进入黄金指导群、黄金中线布局,原油波段盈利计划一份!
5、du徒谬误
所谓du徒谬误,即交易者经历了连续亏损后就会误认为自己下一次交易赚钱的概率会更高。然而,交易者每次的交易都是独立的,你的下一次交易和之前的连续亏损或者盈利并没有任何关系。这时候,最正确的办法就是坚持自己的交易策略,不要因为自己错误估计而改变策略。
凡是陷入du徒谬误的人,都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喜欢拍脑门做决策,凭感觉做事;
二、盲目地坚定自己的想法;
三、陷入这一误区的人,如果他的想法在某一次交易中心侥幸蒙对了,就会加强其对自己的信心,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
如果这还不够清楚,我们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粗暴的方式可以判断你是否陷入du徒谬误,你只需注意自己是否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市场已经跌了这么久,该涨了吧?”
6、后见之明
后见之明偏差,即一件事情发生后,我们会误认为该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这会让交易者对自己的交易能力盲目乐观,最终难免失败。
这种现象在交易者也屡见不鲜。每次大涨或者大跌后,总有人能够总结出一些利好和利空。回过头去看之前的交易,思索为什么会亏损时,交易者很容易就发现原因,即使这些原因在交易之前并不明朗。
很多交易者把它当做是复盘,其实不然。因为就算事后找出了市场下跌或者上涨的原因,对接下来的交易也没有帮助,因为这在事前根本就没办法判断。正确的做法是,摒弃后见之明,对市场保持敬畏。
7、认同偏见
认同偏见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一旦交易者对一件事情形成了某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即便他的观点不太明确,也很难克服自己的偏见。而且,这种心态还可能影响到交易者对某个人、某个交易品种的看法,认同偏见可能在无形之中影响交易者的决策。
例如,很多交易者在验证某种技术分析理论是否能够成功预测行情走势时,往往就是掉进了认同偏见的坑。
8、过度自信
这一认知偏见从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对于很多交易者来说,过度自信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存在这种偏见的人,对其能力的自信心总是高于客观水平。
在交易这一行里,存在一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90%的交易员都觉得自己的水平高于其他交易员。
交易者过度自信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操作过大的资金,冒着自己根本承担不了的风险进行交易;二是因为太相信自己,结果死扛亏损单,最终甚至可能爆仓。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过度自信的结果往往就是加大杠杆满仓干,错了也不止损。
我们需要自信,但切记过度,而且还要做到客观。这就需要永远基于风险端去思考问题,下单前先思考失败的代价,而不是先去想自己能赚多少钱。
9、确认偏误
指交易者往往会选择能够支撑自己观点的信息,忽视了一些不利的信息。
存在这种偏差的交易者,在做交易的时候往往会会犯这种错误,比如他准备在某个点位做多黄金,之后便努力寻找能够证明其观点成立的信息,自然而然地忽视了那些与之观点相悖的信息。
这种认知偏差在交易新手中很常见,比如当你非常看好并决定做多某一资产时,你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说服自己。严重者,面临交易亏损时仍不愿接受事实,而是继续寻找能够支撑自己观点的证据,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10、可得性启发偏见
很多时候,交易者做出的判断都是无意识、情绪化的。人们对于越容易想起来的事情,会觉得越容易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可得性启发。
存在这种认知偏差的人,往往会被最近发生的事情所影响。他们会变得过分看重近期的交易结果(不管是亏损还是盈利),并且还会影响未来的交易决策。
举个例子,这类交易者在做交易的时候,往往会先关注到近期给他们留下较深印象的点位或者品种。比如很多人在选择股票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近期那些比较眼熟的股票,比如最近热炒的某个题材的股票。原因就在于这些股票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可得性启发偏差的例子。
本文链接:https://www.91pjz.com/zixun/17401.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91联合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91联合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