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终于放弃最后的抵抗..
6月27日上午,瑞幸咖啡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将于6月29日在纳斯达克停牌,并进行退市备案。此外,在国内消费市场方面,瑞幸咖啡全国4000多家门店将正常运营。
前情回顾
2017年10月底,瑞幸咖啡在开设了第一家门店之后,就开始了蒙眼狂奔,仿佛坐上了火箭:
2018年5月,瑞幸门店数量超过500家
2019年1月,这个数字又变成2500家
巅峰期的瑞幸,一个月就能扩张200~300家门店
不得不说瑞幸的市场营销的却深得人心,广告也铺天盖地。
从成立到现在,瑞幸的最大竞争力似乎就是烧钱,别人花一块,它要花两块,只要能够提高开店速度,花多少钱都不在话下。
一般人眼中的市场规律:一个企业开始盈利了,才会考虑开分店,但瑞幸,就是餐饮行业中的“异类”。
2019年瑞幸的上市招股书显示:
17、18、19年第一季度,瑞幸的净亏损分别为5637万、16.19亿、5.52亿。
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开店和用户补贴当中,一年半累计亏损达到22.27亿元,平均每天亏损400万!
那没盈利的瑞幸怎么能继续疯狂扩张呢?
道理很简单:让别人投资就好了。
瑞幸初创时,获得了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2018年6月A轮获得2亿美元融资
2018年11月B轮获得2亿美元融资
近期,又获得额外的私募基金1.5亿美元的融资
三轮融资总计拿到了共5.5亿美元(约37.7亿人民币),估值高达29亿美元(约199亿人民币)
那瑞幸是怎么说服投资机构投资的呢?
道理也很简单:一定要给他们充足的信心。
让我们看看瑞幸是怎么宣传的
19年1月,创始人钱治亚表示——瑞幸要在2019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言下之意就是:瑞幸要打爆星巴克,做中国咖啡老大。
钱治亚也是说到做到了
2019年,瑞幸咖啡在全国新开设了2500多家门店。从而使门店总数超过4500家,在门店和杯量上全面超越星巴克。另一方面,瑞幸一直强调:中国拥有广阔的咖啡消费市场。
总而言之,
瑞幸手里的两张王牌,就是:
多如牛毛的门店数+中国广阔的咖啡市场前景
国内外的投资人,也被这两张牌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纷纷选择把钱投给瑞幸。
在多方投资的加持下,瑞幸也得以在2019年5月17日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咖啡第一股”。
泡沫破灭
一般来说,如果瑞幸把这个玩法贯彻下去,问题也不是很大。门店开多了,喝咖啡的中国人就多了,于是投资人的信心更足了,决定继续投资瑞幸;瑞幸再拿着这笔钱继续开门店,让更多的国人喝上咖啡,如此循环往复即可。
本来呢,剧本就是这么写的,奈何今年2月初,一份报告的出现,成为了瑞幸崩盘的“死亡预告”——浑水公开瑞幸调查报告。
但那时的瑞幸依然嘴硬,它们强硬回应了浑水:我们一身正气,不怕你们查!
那为啥才过两个月,
瑞幸就要自爆自己作假呢?
因为这两个月里,发生了三件事
1 | 一是集体诉讼:因为被看空后股价下跌,投资者蒙受损失,一些律师事务所开始启动针对瑞幸的集体诉讼程序。 |
2 | 二是遇上财报披露季:2月底开始,中概股公司,纷纷开始披露2019年四季度,及2019全年的财报报告。瑞幸自爆前,大部分中概股已经完成财报披露,但瑞幸迟迟未披露。 |
3 | 三是独立董事变更: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别委员会,新增两名独立董事。其中一个来自行业里有名的调查审计师FTI,另一个来自世界级名牌诉讼律所Kirkland & Ellis。 |
因此,瑞幸实在是纸包不住火了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2020年4月2日晚,瑞幸发布公告称,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瑞幸伪造的总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
受此影响,瑞幸盘前大幅跳水,暴跌85%。
最后一舞
瑞幸退市已成定局。
可一场荒谬的各怀鬼胎的闹剧才刚刚开始。陆正耀正在与他曾经的“铁三角盟友” 黎辉、刘二海缠斗,争夺瑞幸的控股权;在公司即将成为资本市场上一个臭名昭著的笑话时,他们正忙着彼此拆台,从而让自己看起来尽可能“体面”一点。
从最新的公告来看,如果表述属实,“董事会成员的大多数”已经站在了黎辉和刘二海这边,看起来陆正耀的一系列操作并没有起效。
两个月过后的今天,不知道陆正耀是否还能说出那句“元气满满”?
同时瑞幸咖啡不仅要面对来自中美两地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还要面对股民的集体诉讼和巨额赔偿。
经过此次事件,中国企业在赴美国上市变得更加困难,中国企业在美国商誉受到了巨大影响,美国的资本市场对于来自中国的企业会,保持谨慎和排斥的心理。
只有敬畏市场规则,诚信经营才能长久。
在如此大的造假丑闻下,你还会继续喝小蓝杯吗?
本文标题:FomiFX:瑞幸咖啡终于放弃最后的抵抗..今日停牌
本文链接:https://www.91pjz.com/zixun/19163.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91联合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91联合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