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财新网”官方微博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
财政过紧日子,这不是什么新闻,说了很多年了。但“量力而行保障和改善民生”,却是比较新的提法。它可能对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以及城市的价值,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财政部官网上,我查到了这篇题为“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扎实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文章。
文章大约1.2万字,其中52次提及了“勤俭”或“节俭”,56次提及了“节约”,55次提及了“艰苦”,11次提及了“紧日子”,4次提及了“量力而行”。
文章的要点包括:
今年是中国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元年”,根据刘部长文章透露的数据,今年1-6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万亿元,其中减税1.04万亿元。而全年的目标,则是2万亿。
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中国财政在2019年发生了重大转折。而且这种转折一旦发生,就很难再次逆转回来。这一变化的实质就是:全面降低了居民和企业的税费负担,以激活消费、激活民间创业热情。
减税降费的背景下,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幅显著下降。上半年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长只有3.4%,地方收入增长只有3.3%,相当于GDP增速的一半;至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则只有1.7%。而前些年,财政收入增长往往达到GDP增速的两倍,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其影响是:一方面,政府会尽量压缩不必要的支出,比如三公经费等;另一方面,财政在民生上的投入也必须量入为出,不能再大包大揽、超越发展阶段的承诺了。
其结果是:政府投资在拉动经济中的力度,会有所减弱。我们的政府正在从“投资型政府”,转向“投资+服务”的混合型政府。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从快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阶段。
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将主要是民企和外企。
说白了,只有民间经济活跃的地区,以及引进外资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才能维持较快增长(往往是人口流入地区)。而且,只有这样的地区,才有持续的“财政造血能力”,其公共配套服务也才有钱持续更新。
如果你是收缩型城市,对不起,你只能靠转移支付来建设学校、医院、道路、地铁等设施了,如果人口不断流失,转移支付会逐步减少。
如果你是人口增长缓慢、民企不够活跃的城市,即便是省会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更新能力也会不断减弱。现在广义货币M2增速是8%左右,如果一个城市财政收入每年增长达不到4%到5%,考虑到真实通胀因素,其财政的“购买力”将会下降。如果财政再是负增长,问题将更加麻烦。
虽然短期里可以靠地方债,但长期看,上述两种城市会跟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众所周知,前两年包头、呼和浩特就一度暂停了一些地铁项目,原因就是财政能力不足。
而对于上海、深圳这样财政能力强的城市,虽然一半左右的财政收入贡献给了中央政府,但留下的仍然非常充沛,甚至有条件在前海、临港等区域给企业或者人才提供所得税的大幅优惠。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更新,将会非常快,城市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入,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不要以为财政部的“改善民生量力而行”只是一个原则,它会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标准。比如此前公布的城市建设地铁的标准(GDP达到3000亿,一般预算收入300亿,城区人口300万),就卡住了很多城市,让它们的地铁无法开工。而且,这个门槛还会不断根据经济发展来调整。
在“大干快上”的年代,货币超发、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各地都玩命上项目,大家的数据都很靓丽。现在潮水开始退去,没有竞争力的城市开始“露陷”,真相“纸里包不住火”了,未来在民生保障上的能力会不断下降。
所以财政部才提出,允许一些城市调整年度预算,说白了就是降低标准,放这类城市“过关”。但这种“过关”仅仅是考核上过关,实际上的衰落是没有人能拯救你的。
我们买房子、投资,就要远离上面所说的“收缩型”或“龟速增长型”城市。中国城市的淘汰赛才刚刚开始,强者恒强、差距会越来越大,就如同我们的“大A股”一样,“千元股”和“仙股”并存。
现在的分化还不够,城市间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未来将有一批小城镇逐步被废弃,一些县或许要合并,这些区域的房价将跌破建筑成本价。
本文链接:https://www.91pjz.com/zixun/2262.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91联合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91联合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