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目录
一、往期观点回顾
二、一周市场回顾及走势分析
三、技术论市
四、近期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五、下周行情及操作策略
一、往期观点回顾
在前期的周策略《【周策略】结构行情特征明显,关注政策发力领域机会》中我们谈到:“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目前影响市场的诸多因素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宽幅震荡仍是大概率事件,投资者仍需把握节奏,逢低布局。按历史经验,短期的事件因素并不会改变市场中长期趋势,随着国内重磅会议的召开,市场的关注点将逐渐转移,对后续政策持续加码及发力领域,投资者可保持密切关注。”从本周的走势来看,市场走出强震格局,外部事件因素也确实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着两会的召开,市场重点也确实逐渐向基建、三胎等会议重点转移。
二、一周市场回顾及走势分析
本周市场出现大幅下跌,全周收出4根阴线1根阳线(其中周四阴线为假阴线)。从消息面看,俄乌冲突、美国通胀升高等利空消息均使得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从行业板块表现来看,本周所有行业悉数收跌,电力设备、煤炭、建筑装饰、食品饮料等跌幅相对较小,家用电器、社会服务、有色金属、非银金融等跌幅居前。从资金面看,本周五个交易日,两市合计成交额均突破万亿元大关,但多出现在下跌过程中。北向资金连续5个交易日净卖出,其中周三净卖出额逾100亿元。综合来看,本周市场表现较弱,周五虽然出现触底反弹,但市场信心恢复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我们对本周走势作一简单回顾:
周一市场呈单边下跌走势,指数盘中跌破3400点整数关口及2月24日低点。创业板指因第一大权重股宁德时代放量大跌超7%影响,重挫超4%;周二市场延续周一颓势,早盘沪指持续下挫并击穿3300点整数关口。午后半导体板块拉升,指数跌幅一度有所收窄。午后两点金融板块杀跌,沪指再度刷新日内低点;周三市场上演日内V型大反转,早盘沪指震荡下行,午后跌幅迅速扩大,沪指盘中一度跌近150点。此后指数跌幅逐渐收窄;受隔夜外盘大涨影响,周四A股维持高位震荡,午后指数有所回落;在美国通胀数据、俄乌紧张加剧、中概股集体大跌等诸多利空因素作用下,周五市场再度上演强震走势,盘中沪指一度跌超80点,午后券商板块拉升,带领大盘完成日内大反转。
以下是影响近期市场的重要财经信息:
3月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向科创板、创业板转板办法发布。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
3月8日,史诗级逼空 伦镍狂飙110%。
当地时间3月8日,拜登正式签署美国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禁令。
3月9日,国家统计局:2月CPI同比上涨0.9% PPI同比上涨8.8%。
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2月CPI同比上涨7.9% 涨幅创40年来新高。
3月10日,五家中概股进入美国SEC“预定摘牌名单”。
(一)市场表现回顾
本周各大指数普跌,且跌幅在3%至5%不等。其中,创业板指、中证1000、科创50等科技属性偏高的指数表现较强。(见图1)
图1: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通达信
(二)板块表现
从行业板块表现来看,本周行业板块悉数尽墨。半导体、生物制药、食品饮料等板块跌幅居相对较小,多元金融、保险、消费者服务等跌幅居前。(见图2)
图2: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从概念板块涨幅来看,新冠肺炎检测、体外诊断等表现相对较好,这一现象与近期疫情在我国的小规模爆发有一定关系。(见图3)
图3: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市场资金流向
北向资金方面,本周5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均为净卖出,当周合计共卖出363.21亿元,这一现象在近年较为罕见。其中本周三单日净卖出109.34亿元,卖出规模较大。(见图4)
图4:
资料来源:wind资讯
融资余额方面,近期随着市场做多热情达到冰点,融资余额亦出现了显著降低,目前融资余额已回落至1.62万亿元附近,为近3个月以来的较低水平,证明风险偏好资金亦开始降低杠杆以规避投资风险。(见图5)
图5: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四)个股表现情况
个股方面,本周个股跌多涨少,两市仅785只个股上涨,多达3931只个股下跌。且跌幅超5%的个股家数达到1995家,证明当周的回调对于个股的杀伤力较大。(见图6)
图6: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五)本周重要经济数据
1、2月CPI
国家统计局3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从环比看,CPI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受春节因素和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等共同影响,CPI环比涨幅略有扩大,同比涨幅总体平稳。(见图7)
图7:
资料来源:wind资讯
2、2月PPI
国家统计局3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PPI环比涨幅由下降0.2%转正至上涨0.5%,同比上涨8.8%,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2月PPI和CPI之间的剪刀差进一步收窄,通胀水平尚处于相对温和水平。(见图8)
图8: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技术论市
两大指数周线均收长下影 分时反弹缩量意味还有震荡
本周A股走出过山车的走势,周三和周五均走出V字走势,市场这种强震走势让很多投资者都觉得看不懂,到底是见底了?还是下跌中继?本文从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周线和30分钟两个角度来进行技术分析预判一下。
首先,我们先看看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周K线。
上图是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周K线图,两大指数的周K线均回踩至各自周箱体下轨,并收出周长下影线,这预示着本周短期急跌中,多空双方第一次对决,多方取得了一次小规模胜利。鉴于A股没有V字底的历史规律,预计未来两大指数还会继续回落震荡。
其次,我们看看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30分钟K线。
上图是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30分钟K线图,两大指数30分钟目前都走出了缩量反弹的格局,由于反弹虽有部分高度,但量能太小,若未来两大指数不能出现放量拉升,则两大指数还有震荡回落。
综上所述,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均已进入技术底部区域,未来两大指数若不能放量拉升,则两大指数还有震荡回落。这里不要过于激动抄底,更不要着急追高,耐心等待市场筑底成功再加大仓位操作。
四、近期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我们认为,近期行情走势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一)、重要会议
两会期间,国内政策积极,稳增长持续出招,值得注意的是,GDP增速预期目标设在5.5%,处于市场此前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的高位。这一方面有利于在预期转弱背景下提振信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政府今年稳增长的决心。此外,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也标志着货币财政发力双管齐下。未来,稳增长政策、举措还会进一步落地,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二)、地缘政治
俄乌局势的走向是决定市场预期的关键因素,目前来看,俄乌谈判仍未得出实质性的结果,局势尚未出现明确的方向,需要持续关注,适时把握大类资产变盘的节奏。不过,参考过去的经验,此类事件对A股以及与美股等影响均相对有限,因此市场交易的内在逻辑不会发生明显改变。
(三)、美联储加息
近期美国CPI数据公布,美国2月CPI同比上升7.9%,涨幅加快,创下40年来新高,与地缘政治局势升温后更加明显的通胀上升趋势相符。通胀率的持续攀升加大了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压力,但前期A股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已经有所反映,且目前我国稳增长发力效果逐渐显现,预计届时对于A股的整体冲击不会太大。
(四)、业绩表现
近期,绩优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今年1-2月份的业绩预告,按照惯例,A股一季报是4月份密集披露,提前披露1-2月份业绩数据明显有稳定市场预期的意思。整体来看,业绩表现较为亮眼,在当前市场经历持续调整的背景之下,预期引导作用凸显,投资者可适当关注业绩线。
五、下周行情及操作策略
从本周的走势来看,市场走出强震格局,外部事件因素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减弱,两会召开期间,市场重点逐渐向基建、三胎等会议重点转移,目前国内两会已胜利闭幕,政策利好仍持续释放中,相关政策、举措未来也还会进一步落地,建议持续关注。从当前市场情绪来看,整体仍然较为脆弱,经过连续重挫后,市场信心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而量能配合不佳意味着反弹走势很难一帆风顺,因此市场整体或将呈现出震荡中的结构性修复行情为主,后市成交量、政策面以及外盘情况仍需持续留意。总体上,我们依然坚持此前观点,当前位置不必悲观,A股至暗时刻或将过去,后续曲折反复的修复行情也有望逐步开启,可积极寻找低吸布局的机会。不过,操作上不要过于激动抄底,前提是先看准选准方向,其次是不要着急追高,耐心等待市场筑底成功再加大仓位操作。
展望后市,市场在连续下跌过后,空头情绪短期已基本发泄完毕,市场有望在3300点一线逐渐企稳。需要留意的是,目前市场抛压逐步减少,但主动买盘依然明显不足,因此后市反弹可能仍以一波三折的磨底走势为主。操作上,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配置方向:一、稳增长仍是当下的确定性主线,可重点关注新老基建、金融地产、制造、服务等受益板块;二、当前国内两会已胜利闭幕,政策利好仍持续释放中,在稳增长、数字经济、“碳中和”等政策趋势中有望受益的低估值优质标的值得布局;三、上市公司层面的利好公告集中偏多,业绩、经营数据、增持、回购、重组并购等事项明显增多,可适当挖掘业绩超预期的个股投资机会;四、目前部分行业估值已下跌至历史相对较低位置,防守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反弹动力,适合逢跌买入,如消费板块等。中长期角度,成长风格或表现更优,处于良性调整尾声的成长风格配置价值凸显。
本文标题:【周策略】至暗时刻或将过去,曲折反复的修复行情将逐步开启
本文链接:https://www.91pjz.com/zixun/57401.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91联合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91联合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