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个月以来,大宗商品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关注视线中。天然气2个月暴力拉升80%;而原油价格最高一度触及133;澳洲投资人最关心的煤炭价格也是一涨再涨。高涨的能源价格是推动通胀的主要 “元凶” 之一,而高企的通胀则进一步使得供给端的短期合约价格进一步恶化,陷入到短期的波动陷阱中。
由于制裁所导致的能源供应危机持续发酵。德国宣布进入天然气供应紧急状态的“预警”阶段,暗示可能面临天然气供应随时可能中断的紧张情况。此外,欧盟与美国此前正式通过对俄罗斯实施的第五轮制裁,不允许同俄签署新的煤炭供应合同。虽然本已紧俏的原油市场在美国主导的抛储中价格出现回落,但可能仅是杯水车薪,回补库存的压力将可能进一步再次推高原油价格。伴随着全球供应链危机以及低库存的情况下,全球三大能源恐将面临数月甚至数年的短缺危机。
三大主要能源价格变化
天然气
要知道,在俄乌爆发冲突之前,欧洲早在去年一年就饱受天然气价格上涨之苦。对于非常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来说,本已紧张的供需形势,现在更是雪上加霜。在过去十年中,虽然天然气消费总量总体上基本持平,但天然气的产量却下降了1/3,欧洲只能通过进口填补这一缺口。正因为如此,占有欧洲32%市场份额的俄罗斯天然气成为了欧洲天然气的进口来源。
而去年9月俄罗斯开始减少对欧洲天然气出口,推动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升级之后,德国在今年2月22日宣布暂停天然气管线北溪2号的运营审批,进一步冲击欧洲天然气市场。
欧盟和英国额外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中有一半以上来自美国,占液化天然气总供应量的37%。在俄乌矛盾激化的当下,欧洲必须寻求更多LNG货源以缓解自身的能源危机。但需要注意的是,欧洲在建设LNG接收站方面落后于亚洲,德国目前没有LNG接收站,更紧迫的问题是液化天然气的可用供应。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是美国、澳大利亚和卡塔尔,但它们都已经在接近于全速出口。而扩大液化和出口能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无论是卡塔尔还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用液化天然气(LNG)取代俄罗斯对欧洲的供应。
原油
自去年底开始, 原油价格就一直是投资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在美国及其盟友大规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SPR)的打击下,石油现货市场正显示出疲软迹象,WTI原油价格跌至六周前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日内下跌4.5%,最低至92.91美元/桶。但随着欧盟委员会继续就如何应对俄罗斯石油问题展开辩论,能源价格上行风险依然很大。俄乌冲突进一步推高了世界各地能源产品的交易成本,给大宗商品交易商带来了更多摩擦成本,成为能源供应风险的隐忧。
在讨论对俄石油制裁的同时,欧盟找上了欧佩克(OPEC)来帮忙。周一举行的欧盟-欧佩克会议是双方自2005年起最新的一次对话,欧盟在会议上再次呼吁欧佩克产油国考虑是否可以增加产量,以帮助降温不断飙升的油价。此前美国和IEA(国际能源署)也曾呼吁欧佩克增产,但遭到拒绝。
欧佩克对欧盟表示,当前和未来对俄罗斯的制裁可能会造成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石油供应冲击之一,且无法填补这些产量,并暗示将不再额外增产。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表示,考虑到目前的需求前景,俄罗斯的这种大规模的产量损失几乎是不可能弥补的。
煤炭
作为澳洲能源板块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煤炭价格一直以来都是澳洲投资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欧盟4月8日正式通过对俄罗斯实施的第五轮制裁,包括禁止进口煤炭等产品。不允许同俄签署新的煤炭供应合同。同一天,美国宣布对俄实施能源禁运,日本政府也表示将分阶段减少自俄罗斯进口煤炭。数据显示,俄罗斯煤炭出口量占全球15%左右,是煤炭第三大供应国。
禁运俄罗斯煤炭也就意味着“煤炭战争的开始”,欧盟将不得不花费更高昂的成本寻找新的煤炭进口来源国。在此之前俄罗斯煤炭约占欧盟各国煤炭进口的45%,而在进口用于发电的动力煤方面,俄罗斯煤炭占近70%。
欧洲目前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从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哥伦比亚、莫桑比克和印度尼西亚等其他国家进口煤炭。而目前澳大利亚的煤炭生产也已经提到极限。澳大利亚的煤炭生产商Whitehaven Coal的股价在过去6个月已经上涨34%。
原油、天然气、煤炭三大能源或将面临数年供应危机,作为投资人该如何找到对应的投资标的?
本文标题:2个月暴涨80%, 天然气的狂欢还没结束?三大能源恐面临数年供应危机!
本文链接:https://www.91pjz.com/zixun/59086.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91联合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91联合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