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空头》,虽然只是电影,但里面的故事却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来的。电影里主要讲的故事是几个金融市场的神经病,如何在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中,直接吊打全球顶级金融机构,狂赚全世界的资本。 电影里的角色看起来都不像正常人,而这群疯子中的原型最牛逼的叫约翰·保尔森。他牛逼到哪种程度呢? 来和索罗斯做个对比你就知道了,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在成立的40多年里,共赚了差不多419亿美元,而保尔森,在07-08金融危机的两年时间,就为客户赚了200亿美元,而他自己更是从中赚了近60亿美金。一个大跃步成了福布斯排行榜上的超级富豪! 1955年12月14日,保尔森出生于美国纽约皇后区一个叫Beechhurst的中产阶级小区。保尔森的商业启蒙教育,来源于他的祖父,祖父曾教他从超市买来大包装的糖果,然后再零售给同学——那时候,保尔森只有6岁。
1978年,保尔森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于纽约大学商业与公共管理学院,紧接着考入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始长期关注杠杆交易和研究,并梦想进入华尔街。 当他毕业时,华尔街正值熊市,保尔森进入了大名鼎鼎的波士顿咨询集团,担任管理咨询师,开始了其职业生涯。不久之后,对于华尔街的向往使他转身进入了极富传奇色彩的奥德赛合伙投资公司(Odyssey Investment Partners),并为其工作了两年。 1984年,28岁的保尔森进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的并购业务部门。此后4年里,他从一个并购部职位最低的分析员升到了董事总经理,获利颇丰。 在职场历练多年之后,保尔森练就了出众的财务分析能力,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投资思维。在贝尔斯登任职四年后,他决定从投资银行转行到基金管理,加入格鲁斯合伙基金,成为合伙人之一,正式开始了他的基金管理生涯。 1994年,他看准了对冲基金的势头,创立了保尔森对冲基金(Paulson & Co),专做并购套利(风险套利的一种)和事件驱动投资。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他大量卖空,在互联网股票狂跌的2001年和2002年,他的基金都分别增长了5%。逆市飘红,投资人便闻风而来,到2003年,他的基金规模达到了6亿美元。两年后,他管理的总资产更达到了40亿美元。 2006年初,房贷专家们不断地鼓吹着,楼市和住房抵押市场将持续红火;利好消息频频见诸各大媒体。华尔街的绝大多数大腕们也持同样的论调。信用(证券)等级评定机构也纷纷为华尔街的金融产品打出AAA评级。 在华尔街的财富狂欢中,保尔森却异常冷静,他已经发现了美国房贷市场的泡沫——“专家们被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蒙蔽。”保尔森摒弃了评级机构的打分,他亲自带领自己45人的团队,追踪成千上万的房屋抵押,逐个分析所能获取到的个人贷款的具体情况。“从最开始就要选出那些埋藏着地雷的个人按揭贷款证券。”随着逐渐地深入,他越来越深信投资者大大低估了房贷市场的风险,债权人越来越难以收回贷款。 2006年7月,保尔森筹集了1.5亿美元,开始做空美国房产。 2006年年底,次贷危机已经初见端倪。保尔森的基金已经扭亏为盈,升值20%。 这正是保尔森在过去那些华尔街不眠夜里所预见到的,而他管理的两只基金在华尔街的冬天异军突起,截至2007年年底,第一只基金升值590%,第二只基金也升值350%,基金总规模已达到280亿美元,仅2007年一年,就有60亿美元的资金涌入保尔森的基金。 截至2007年年底,他做空的那第一只基金盈利590%,第二只基金也盈利了350%,基金总规模达到了280亿美元。 约翰·保尔森这个名字在华尔街也名声大震,他被冠上了“华尔街空神”"对冲基金第一人"、"华尔街最灵敏的猎豹"等称号。 他的投资哲学主要有两条:一是对市场下跌准备充分,市场上涨时便不必费心;二是风险套利不是追求赚钱,而是追求不亏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