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弹买什么?
2月15日,创业板指迎来久违大涨,单日涨幅逾3%。年初至今,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明显调整。上证指数累计下跌5.3%,深证成指下跌10.2%,创业板指出现了深幅调整,累计跌幅达15.2%。我们认为指数可能已经阶段性见底,后面有望迎来反弹。
本文梳理了2008年以来12次大跌反弹时期的A股市场表现,主要特征如下:
(1)反弹多发生岁末年初之时,尤其是2016年以来的反弹行情基本都是在一季度启动。
(2)小盘股在反弹阶段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大市值公司。
(3)反弹幅度与ROE无明显规律。
(4)中低估值股票反弹幅度略微领先。
(5)反转效应显著,前期跌幅较大的组合反弹中涨幅较大,越短时间内跌得越多的组合反弹力度越大。
综上来看,超跌是此次反弹的最大动力,我们认为本轮反弹行情有望持续,结构上我们更看好新兴产业朱格拉周期逻辑下的科技成长类小盘股表现。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等。
市场 | 赵伟
经济有利政策稳定 A股只欠信心东风
受俄乌地缘政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影响,隔夜美股、欧洲股市及周三的亚洲股市全线走强,A股继续走出震荡盘升走势,结构行情活跃,赚钱效应继续存在,大盘回补了周一留下的缺口,技术上大盘有望转强,但量能不足仍困惑着大盘走势,意味着市场信心修复仍较为艰辛,若两市量能仍难以释放,加之周三大盘盘中留下的向上跳空缺口,“逢缺必补”也让短线大盘就难以大幅走强,昨留下的向上缺口,短线能否回补,决定大盘走势及运行节奏,若立即回补,盘底还是大盘短线运行的主要态势,若不回补且放量上行,则大盘构成“W”的概率大。昨北上资金继续净流出16.23亿,其中沪市净流入9.51亿,深市净流出25.74亿,尽管周二创业板大幅反弹,但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意味着资金主战场不会因指数变化而变化,我们坚持的资金主战场在沪市观点,在今年的结构行情中得到了市场检验。咬住青山不放松,坚决挖掘低位、低价、低估值的“三低”股投资机会,绝不这山望着那山高。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金融、新材料、中字头、元宇宙及“三低”股、超跌股,回避短线涨幅过高股、“三高”股及退市风险股。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技术分析和近期重要市场信息做出的综合判断,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可能发生异于预期的重大变化。
科技&电子 | 陈杭
缺芯——八大车厂视角
特斯拉:芯片短缺问题将影响特斯拉交车量预期;
蔚来:21年订单势头强劲,芯片短缺影响较小;
小鹏:21年交付量超预期,芯片供应限制问题仍严重;
理想:芯片短缺限制公司产能,交付增长落后于订单增长;
Rivian:巨大积压订单压力,产能迎来挑战;
通用汽车:半导体环境稳定,总销量同比增长25%-30%;
丰田汽车:缺芯缓解但仍存在,丰田和雷克萨斯恐将持续减产;
福特:在缺芯困扰下全面减产,8条产线停工。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贸易争端风险;细分板块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科技&电子 | 陈杭
何为BMS芯片
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是电动车最核心的技术,而电控中最核心的功能就是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即电池管理系统。
作为智能驾驶背后的一大顶梁柱,BMS保护电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BMS是对电池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通过对电压、电流、温度以及SOC(state of charge)等参数采集、计算,进而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提升电池综合性能的管理系统,是连接车载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重要纽带。
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架构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主板、从板、BDU、高压控制板。BMS中主要用到的芯片有AFE、MCU、ADC、数字隔离器等。其中,AFE模拟前端芯片(在BMS中专指电池采样芯片),用来采集电芯电压和温度等信息,同时还要支持电池的均衡功能,通常来说芯片会集成被动均衡功能。BMS中的MCU芯片起到处理BMS AFE芯片采集的信息并计算荷电状态(SOC)的作用。SOC是电池管理系统中较为重要的参数,其余参数均以SOC为基础计算得来,因此电池管理系统对MCU芯片的性能要求较高。目前车规级BMS芯片技术门槛高,供应商主要为国外企业,并且车规级BMS芯片认证要求苛刻、认证周期长。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贸易争端风险;上游晶圆紧缺加剧;宏观经济环境下行;疫情反复风险。
核心推荐
社服 | 付玉美
四环医药:廿载耕耘结硕果,四环医药前景可期
医美+生物制药双轮驱动,强大的研产销平台赋能一体化战略整合。公司于2020年明确四环医美+生物制药双轮驱动战略,依托强大的研产销平台实施一体化战略整合,公司迅速在上游医美和生物制药厂商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公司将继续加速研产销能力的提升和外部合作的进程,优先布局并抢占发展先机。
医美行业蓬勃发展,乐提葆助力切入医美领域。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增速较高,渗透率仅为2%,较发达国家预计未来有5倍以上成长空间。渼颜空间早在2014年就与韩国HUGEL公司签署独家代理协议,前瞻性地布局医美产业。2020年,四环医美拳头产品“乐提葆”成功地在我国获批,乐提葆具有高品质、效果好、性价比高三大显著优势,配合艾尔健的原班人马构成的销售团队,乐提葆将实现快速放量。渼颜空间通过在海外成立产品研究院,提升医美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肉毒素快速放量的同时,多款“自研+代理”新品将于三年内上巿,支撑公司中长期医美业绩增长。
创新驱动、仿创并举,生物制药业务储备丰富。
1)创新药:全方位布局肿瘤及糖尿病领域,产品研发进度领先于行业,长中短管线布局和覆盖较为均衡;
2)仿制药:在研储备丰富,具有53项高技术壁垒的仿制药;循证研究重塑克林澳市场地位,将实现销量回升;
3)原料药、工业大麻及CDMO业务尚处于孵化期,未来将为公司带来高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医美+生物制药双轮驱动战略的推进和肉毒素产品及其他在研产品的市场前景,预计公司21-23年营收分别为38.7/ 54.0/ 77.6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 13.0/ 18.9亿元人民币。当前股价对应2021年P/E为15.35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医美产品推广不及预期;产品研发注册失败;行业政策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克林澳销量不达预期。
本文标题:【晨观方正】策略/市场/科技&电子/社服20220217
本文链接:https://www.91pjz.com/zixun/56287.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91联合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91联合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